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求职者提供岗位信息,为招聘企业提供招聘渠道,架起供需之间的桥梁。如今,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招聘中引入新科技,直播招聘、视频面试、AI面试走进大众视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并搭建平台,让信息传达更方便、辐射更广泛;采取多种方式防止虚假招聘、信息泄露……种种措施,让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共为2.9亿人次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为4983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支持,这是2020年我国4.58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就业的“成绩单”。
直播招聘、视频面试、AI面试……
新科技提高岗位供需结合效率
找工作,到直播间?走进参会企业招聘的展台,直播招聘这一全新的招聘模式吸引了许多目光。
不仅如此,许多企业还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面试形式——AI面试。在视频面试过程中,除了面试官,人工智能也在后台同步分析求职者的面试情况,并给出测评建议。
立足招聘、提供培训、吸纳就业
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实现稳就业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稳就业工作、保就业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社部副部长李忠说,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响应号召、积极作为,2020年共集中举办网络招聘会3.6万场,提供就业岗位4230万个,助力我国快速实现复工复产。
除了传统的招聘活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还积极参与技能培训等业务,助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范小薇介绍,他们正在积极搭建职业技能培训线上服务平台,组织专家团队开发培训课程,完善智能学习系统。同时,针对企业需求,积极联合职业院校开展线下联合办学,实现技能人才定岗培养。人社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举办培训班43万次,同比增长10.99%;培训人员2324万人,同比增长48.16%。
受访企业表示,近年来,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加速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业也正在从简单的中介服务,向人力资本培养、开发等全产业链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累计举办招聘会119万场,培训劳动者7868万人次,推荐高端人才744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1.9亿家次,为11.5亿人次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
不仅如此,人力资源服务业自身也正在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就业。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58万家,从业人员达84.33万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有近9亿劳动力、1亿多市场主体和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只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作用,才能更好助力稳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莫荣说。
严格审核、保护信息、完善法规
各项措施持续推进行业规范发展
据介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离更好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提升空间。“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整体实力大而不强,协同发展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秩序有待规范。这些都是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李忠说。
针对虚假招聘问题,受访企业纷纷表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将持续加大投入,切实承担起中介责任,守好“第一关”。参会企业介绍,他们有专门的审核小组,会对企业的营业执照、发布人的信息真实性、岗位内容进行认真核验,以保证每个岗位真实有效,让劳动者可以找到放心的工作。“所谓眼见为实,这也有利于核实企业信息的真实性。”
在求职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参会企业表示,将严格尊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风控管理,做好求职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除了做好风险防控管理,我们还将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投入,避免企业网站因遭受网络攻击而造成信息泄露。”王常盛说。
参会专家则表示,今年人社部出台了《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这是我国网络招聘服务领域第一部部门规章,对网络招聘服务活动准入、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将为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莫荣说。((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日期:2021-08-04 记者 李心萍)